忻东旺,这个天才的画家在世纪之交的大文化背景下,多种文化的冲突、纠缠,主义流派间的争辩、宣成,似乎都没有影响他清晰的选择——现实主义。是本能还是巧遇?是出于文化立场的选择还是对个人风格语言的斟酌?一切呈现倾注在他的画面里。使他读上去有些“大师”相。
2005年12月17日,中国美术馆迎来了一个具有文化命题、高艺术品质的“村民列传——忻东旺油画作品展”。我应邀前去参加。展览没有开幕仪式,没有激动人心的言辞、更没有“划时代”的豪言壮语:看上去少了一份“豪华”、“轰轰烈烈”,似乎欠着一个“程序”(这在中国美术馆是不多见的)。然而却多了一份本真、亲近、朴素,更多了一份平等、正常、自然。这,正是画家东旺的追求。与众不同,在内容不在形式,了解东旺的人都知道他正是这样的人。
虽然没有开幕献词,没有画家表现谦虚和答谢的机会,但丝毫没影响关心他的中国油画界权威、老艺术家及同仁们的前来祝贺。展厅内高朋满座,热情洋溢,几位老艺术家感言:东旺是幸运的,因为他的才分,东旺是成功的,因为他的勤奋。
作为同行,我们都曾“开过眼界”,完成过视觉的挑剔过程,“视觉的饱和”不再让我们“惊异、费解”,而使我们更经验、敏感的欣赏品味、体验玩味着艺术格的高低。辨别真伪,认同艺术品质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能力。我们是幸运的;在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后,艺术正走向它的庄严、规范、虔诚和使命。虽然前方没有一个主义、流派等待我们去反对、澄清、颠覆,但站在前沿的人仍是“命运的宠儿”。我们又是不幸的;艺术发展到今天不再是“好玩”的事情。我们出生的太晚、制定艺术规则的年代早已结束。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经典作品不再让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感到震憾。
就是在这样挑剔而又不易被振奋的年代,就是在我们走进美术馆的那一瞬间,我们依然带着“饱和的视觉”,却感到脚下“黄土地的温度”:这是中国当代绘画史上的又一人!不论东旺是哪派的传人;是董希文还是王式廓先生的广大者,东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与时代,他与人的情结。东旺的画感人,一是题材,二是艺术本身。面对题材,年青的艺术家东旺表现的与年龄极不相符,深沉、凝重、道义又责任感。从而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“现象”关注。(当天的研讨会就“题材”“现象”有过精彩的专家论述。另见文)应该说:对一幅作品的解读、诠释其观点是被“个性化、风格化”了的。于是,个人观点的偏执、夸张、极端是会引发争议或妨碍清晰的判断理解。但在东旺的作品前,你几乎用不到极端的词汇,画面的两大因素:题材与风格,明明白白。他启示,启示我们“关注题材、时代、使命与责任。”他有他的方式、本能、直朴、率真。他曾经过、(东旺生长在农村)他理解,不仅仅是同情,他懂得他们,却无须言语。现实的质感、时光的苍桑,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、局部,都被天生敏感的东旺画进了他永存的画面里。东旺以艺术家的敏感和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,动情地关注着低层人的生存态度。他很真,无“秀”,其实,东旺在关注着一个大题材。不管有意、无意的选择、特别是画出这样一大批有分量的优秀作品本身就是大艺术家的选择。题材的延续性、连贯性对一位年青的画家来说注定他是职业的、高度的!这不是每一位同代人都能自觉觉悟到的。
面对东旺的作品深感“久违了”,如此打动视觉、知觉的画面久违了。出于职业的原因,总想知道“为什么”。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鲜活、个性,“身份”正如标题“列传”一样,一目了然。这不是画“像”,而是画“神”。画面的深刻、丰富是画家的深刻、丰富。东旺不止一次的跟我说;在画每一个人物之前,他一定要“读懂面前的这个人”,否则他不会落笔。起初,我觉得有些“玄”,可当读懂东旺的“艺术人生”时,你才会相信东旺似教徒般对艺术的信仰、虔诚,是多么坚定与可贵。
实话实说,东旺的艺术如此打动同行,决不仅仅是因为笔下“这个民工与另一民工”不可复制的形象区别,而在于他不俗的艺术修养。他认知画面的角度、面对活人写生的经验,对画境的尊重,大气、简练概括的笔法,使他相信这些是高品的准则。东旺对画面有如此好的感悟,缘于他很早建立起对“好艺术的标准”。
东旺有一大优点,从不纠缠所谓艺术问题的“大是大非”,全身心地研究自己认准的方向,使他获得超强的造型能力。他表达任何人、物都没有技巧障碍。他善“以线造型”,从结构到体积,光影在他的画面里总不是“主角”,平光似乎更能准确解读东旺。东旺进步很快,从95年的《诚诚》到04年的《早点》,他几乎每两年就有一大步,直到今天呈现的成熟画面,不能不让人信服这位高产而精彩的年青艺术家。
读东旺的画,会有一种快感;独特视角的夸张造型,板涮式厚重的笔法、高境界的整体概括,常留住起稿时“黑线”的轮廓线,总有手或脚出画的“忻氏”构图,形成个人尺寸的“160×80”,西方式“佛鲁一得”的中国版,当代平凡人的精神肖像,这些,都是东旺有意无意的追求。
“画”是才气,“描”多功夫。
最后用东旺的经典语言来结束,他说:
“比例是心理的比例,
结构是表情的结构,
真实是精神的真实。”
山师大美术学院教授 朱刚
2006年元月于济南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